波黑

欧洲东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Bosna i Hercegovina;塞尔维亚语: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英语:Bosnia and Herzegovina),简称波黑,是欧洲东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由两个政治实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塞族共和国,以及布尔奇科特区组成[3],波黑国土总面积[a]为 51209.2 平方千米[23]。截至2023年10月,波黑总人口约320.58万人[8],首都为萨拉热窝。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
波黑地处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西部,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贯穿全境,是典型的山地国家。[1]在气候方面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在分布上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类型主要有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三种。[4]波黑在水文地理上属于黑海盆地和亚得里亚海盆地,主要河流有乌纳河、萨纳河、弗尔巴斯河、波斯纳河、德里纳河内雷特瓦河萨瓦河等。[24]主要的自然资源是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方面,波黑具有5000多种维管植物物种及亚种、100多种鱼类和320多种鸟类等。[25]
在公元前三千年的新石器时期,今波黑地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26]直到青铜时代晚期,伊利里亚人以部落文明形式发展。[27]公元前2~公元1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扩张到来,开始形成族群融合。在9世纪被首次提及为波斯尼亚,此后被周边国家先后吞并,[28]12世纪作为“波斯尼亚巴纳特”获得独立,迎来一段繁荣时期。[29]1463年,奥斯曼帝国入侵导致伊斯兰化,促进了文化和种族融合,然而几个世纪后的统治也造成后期一些改革危机和民族问题。[26]1878年柏林会议后,波斯尼亚成为奥匈帝国一部分,[3]随着民族和宗教矛盾加剧,1914年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遇刺,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30]一战后,南斯拉夫王国成立,[31]二战时被纳粹占领,后被克罗地亚所控制,直到1945年加盟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32]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分裂以及民族主义高涨,1992年至1995年爆发波黑战争[20]战后的《代顿协议》制定了当前波黑联邦共和国的政治架构。[33]此后加入了包括联合国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34]
波黑是被视为中高收入国家,[35]并具有欧盟成员国候选资格。[36]经济类型是进口主导型,以消费为主,但缺乏私营投资和多元化经济结构。[37]波黑的经济近一半比例集中在工业生产,因其大部分的经济基础受南斯拉夫时期的影响。虽然有政治导致私有化转型以及波黑战争的破坏这些负面影响,[1]但经过欧盟和各国针对社会各方面的国际援助及自身调整,波黑有了明显的经济增长。[4]2022年波黑的GDP总值为245.28亿美元,人均GDP为7046美元(均为2022年国际汇率),国际GDP总值排名94位。[10]
波黑主体族群为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38]也令政治上主席团必须各包括一名波斯尼亚人、一名塞尔维亚人和一名克罗地亚人。[6]主要景点有克拉维察瀑布[14]萨拉热窝市政厅[14]、赫尔采格·圣杰潘要塞[15]莫斯塔尔旧城和旧桥地区[16],胡马克方济会博物馆。[17]截至2024年1月,波黑共有莫斯塔尔旧城和旧桥地区[16]、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斯特奇中世纪墓碑墓地,喀尔巴阡山脉欧洲其他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4项世界遗产[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