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柏林会议

1878年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德语: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会议。在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后,强国希望重建巴尔干半岛的秩序。因此,德国首相俾斯麦代表德国举行会议,邀请各国出席,以平衡英国俄罗斯奥匈帝国的利益。与会国包括欧洲强国与奥斯曼帝国
会后,俄奥关系却渐渐变差,而巴尔干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完满解决。经过回教帝国数个世纪的统治,保加利亚与数个主要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国家终于在会后获得强国确认,成为独立民族国家。会议目的主要是修改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条款,让土耳其保得住君士坦丁堡。此举防止俄罗斯在打败土国后,向巴尔干扩张。最后,与会国家签订了柏林条约。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获得独立;保加利亚得到自治;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划归奥地利管理。

背景

柏林会议前后十余年间,俄国近东政策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避免外交孤立,保证黑海两海峡的安全和确保俄国在保加利亚的优势地位。
1878年欧洲大国为修改俄国和土耳其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在柏林召开的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