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王国

1918-1945年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的多民族王国
南斯拉夫王国(Kingdom of Yugoslavia,1918年12月1日—1945年12月2日)是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联合起来建立的君主制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地区,历时27年。[1]
6世纪末至7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其后形成不同部落。[8]9世纪起,南部斯拉夫境内出现中古式小国。公元14—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并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统治长达5个世纪。[9]18世纪,巴尔干各国人民开始进行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10][11]同时1848年欧洲爆发资本主义革命,经过三次巴尔干战争后,[12]1918年12月1日,南斯拉夫人民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10月改为南斯拉夫王国。王国实行君主立宪统治,国内政党斗争不断。[5][13][3]外交上建国初期与法国协约国结成同盟,后加入德国在内的三国公约。随后,国内爆发多次群众反抗,并爆发军事政变彼得二世上台[14][15]1941年4月6日德国进攻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逃往希腊。在南斯拉夫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防守下,以及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1944年德国战败撤离南斯拉夫,次年(1945年)11月制宪会议上宣布成立南斯拉夫共产党政府,废黜君主制度。同年12月2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民主联邦,南斯拉夫王国灭亡。[16][6]
南斯拉夫王国实行君主制,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塞尔维亚人在政治上处于垄断地位[1][17];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但农业技术落后,工业呈现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外国资本控制、地域分布不均的特点[18][19];文化上融合多个民族文化,处于东方文化区、中欧文化区、西方文化区之间,还拥有独立民族文化团体“玛蒂察”。[4]

建立背景

定居巴尔干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