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锅头

北京的传统白酒
1
2
二锅头是指原材料在经过第二锅烧制时的“锅头”酒,其带有浓郁的香味,酒质醇厚,酒精度数一般在55度左右,属于一款浓香型的高度白酒[1]
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始于元代,最初为烧酒清朝建立后,北京的造酒、卖酒、造曲各行业有了很大发展。[2]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前门“源升号”酒坊的酿酒技师发明了“掐头去尾取中段”的特色工艺,二锅头酿制技艺由此诞生。1949年9月,中国第一批二锅头酒问世,产量仅为20.5吨,并命名为红星二锅头。2008年,红星的“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有报告指出,在北京市场,牛栏山在二锅头领域占有率超60%,红星为20%。[3]
二锅头以红高梁、大麦、碗豆等为原料,还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在蒸酒时,将通过锡锅(又称天锅,蒸酒冷却器)冷却而流出第一锅“酒头”和第三次冷却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只取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经过清蒸、清烧等工艺酿制而成。[1][2]其特点为口味纯正、无异味、浓度虽高却不烈,醇厚绵香。[4]

名称

康熙年间,北京前门外的“源升号”(创建于公元1680年)酒坊的酒师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为纯净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将通过锡锅(又称天锅,蒸酒冷却器)冷却而流出第一锅“酒头”和第三次冷却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只取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口味最为香醇,称为“二锅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