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母捻

广东潮汕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
“鸭母捻”据传源于清代,名字的由来取自它的形状,因制作好的成品“鸭母捻”在汤中像极了白色母鸭在水上漂浮戏水。如今的“鸭母捻”,已经成为潮汕地区几乎无人不知的传统小吃[1]
关于鸭母捻名字的由来,现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前的“鸭母捻”形状大如鸭蛋,鸭蛋潮汕话又叫鸭母卵,故称为鸭母捻;另一种是指它煮熟浮于水面,如同白色母鸭浮游于水面,故称为鸭母捻。捻字在潮汕话中的意思是指鸭、鹅等禽类在水中上下游动的样子[2]
制作“鸭母捻”的原料是糯米粉,绿豆、花生、红豆、芋泥芝麻糖猪油、葱。味道精美的“鸭母捻”制作时讲究尊古法制,其中糯米粉的制法,要将糯米浸水一日夜,带水细磨,用布盛接,布下加压去掉渣,取细粉晒干备用,此法一直流传至今[1]
鸭母捻不仅有汤圆,还有薏米、木耳、白果、红豆、鹌鹑蛋柿饼清心丸桂圆芋圆、绿豆[3]

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