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话

汉语闽方言的闽南次方言
潮州话,又名潮语、潮汕话、潮州方言,属汉语方言语系的闽南语系次方言。广义的潮州话指潮汕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东部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的大部分地区、梅州市丰顺县,以及东南亚的潮人聚集区,截至2021年,潮州话的海内外使用人口有大约4500多万。[1][4][3]狭义的潮州话指现潮州市使用的方音,是潮汕方言内部的地区方言。潮州话是现今中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具有中国古汉语“活化石”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订的国际语言代码是ISO639-6MIN。[1][5][6]
潮州话的形成具有一个源远流长、融合分化的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潮州地区的古俚人和[dàn]人使用的是一种壮侗语族支系的少数民族语言——古台语。[4]秦汉六朝时期,随着大批中原移民入潮,潮洲地区的土著方言开始与中原汉语和闽越语融合,形成一种与闽南方言相似的汉语次方言。[4]唐宋元明时期,移民人数进一步增多,潮州文化不断发展,潮州方言也开始从闽语中分化,直至明朝中期,潮州话完全从闽语分化,成为一支独立的次方言。[4]民国以后,潮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潮州、汕头两地并举转向以汕头为中心,逐渐有人将“潮州话”改称为“潮汕方言”。[1]依托潮汕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方言特色的潮剧、讲古、歌册等方言艺术文化,也随之形成和发展。[7][8][9]
近些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潮汕方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能力、使用程度、使用频率都有所下降。[10]自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决定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潮汕地区保护地方方言的意识和措施都有所加强。[11][12]

形成历史

先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