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局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针对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各抒己见,著书立说,并对其他学派的思想和主张进行尖锐批评,从而形成了各流派及其思想争芳斗艳的历史局面,后世习惯上把这一时期创作的文化现象称为“百家争鸣”。[1]
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商业的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2]同时,社会结构的变迁、士阶层的活跃、社会动荡不安、私学的发展,促使众多思想家们各抒己见、广收门徒、著书立说、互相争辩,遂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稷下学宫的发展为“诸子百家”提供了争辩的场所,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开展。[3][4][5][6][7]秦灭六国后,思想界百家争鸣的现象逐渐转变为思想大一统,到汉武帝时,百家争鸣正式结束。[8]百家争鸣中的主要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兵家等。同时也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并出现了如《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等一批代表作。[9][10]
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文化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基础,更为后世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1][12][13]现代哲学家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通过秦汉统治者的选择而奠定的;[14]钱穆认为百家争鸣中,最伟大的不外儒、墨、道三家。墨家精义多半为儒、道两家所吸收,其形成正反对抗形势的,只剩儒、道两家。[15]

说法由来

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沿用刘[xīn]的划分,并认为: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依据《汉书》的说法,剩下的九家被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学者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 “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