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

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4]“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中国春秋战国时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论语[5]孟子[6]等反映其思想的著作。[3]“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7]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信仰危机激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怀疑与探索精神。同时,该时期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个人从家族集体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和思想的解放。社会结构的变迁、士阶层的活跃、社会动荡不安、私学的发展,促使众多思想家们各抒己见、广收门徒、著书立说、互相争辩,遂形成了不同的学派。随后稷下学宫的创立,为诸子百家提供了争辩的场所,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开展,但同时各派思想也逐渐趋向合流。及至秦统一全国,独取法家思想,汉武帝则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百家争鸣时代基本终结。[2][8]
诸子百家的基本宗旨是为国君提供治政方略,诸子之间相互标新立异、激烈辩驳,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政治理想和见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战国诸子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根基,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学术,下开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思想的先河,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2][8]

名称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