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茶

中国广东地区一种特色民间饮食风俗
广东早茶,是中国广东地区的特色民间饮食风俗、广东人的生活习惯,也是广东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广东人亲友之间常有“得闲饮茶(粤语,即‘有空喝茶’)”之说,有空一起喝茶是广东人生活交际的重要一环。广东人到茶楼喝茶有早茶、午茶、夜茶之分,其中早茶风气最盛,最为主流。[1]
广式早茶起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初时是一种叫做一厘馆的馆舍,主要给歇脚的路人,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相对简单,仅凭两三套木桌条凳迎客。在该时期中,茶是主角,后来为了打发时间,茶话的店家往往还会为茶客配备一些广式小吃。久而久之,茶、茶点、休闲谈天就成了广式茶话消费的主要特征。[2][3]“一盅两件”是广东人对早茶最生动的概括。“一盅”即一壶热茶,“两件”即几道点心。在茶楼喝茶,可选择的茶叶种类不多,茶叶质量也非上乘,“铁观音”“普洱”“花茶”可以说是标配的三种选择。[1]在20世纪末,广式早茶的茶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演进,已形成六大经典类别:一是如凤爪等的荤蒸,二是如蛋挞等甜点,三是虾饺等小笼蒸,四是叉烧包等大笼蒸,五是艇仔粥状元及第粥等粥产品,六是如煎饺等煎炸产品。[3]
2022年,广府饮茶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

简介

广东人喜欢饮茶,尤其喜欢去茶馆饮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就有“二厘馆”卖早茶。广东的茶馆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饮早茶的最多。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茶客坐定,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廉价的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心。配茶的点心除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外,近几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