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

以蛋浆为馅料的馅饼
蛋挞(英文名:custard tart)是一种甜品,其中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1][2]
蛋挞是以蛋浆为馅料的馅饼,其在台湾被称为“蛋塔”。其中“挞”为英文tart的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于馅料被饼皮覆盖的批派馅饼pie而言)[2]
早在十七世纪,英国人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custard tart。西餐厅首先引入蛋挞,蛋挞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下午茶美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蛋挞开始“平民化”,成为冰室[a]中的一项食品[3]

发展历程

纵然蛋挞深受香港人欢迎,但在香港历史尚很短。据业余香港历史学者吴昊考证,1920年代的广州,各大百货公司竞争激烈,为了吸引顾客,百货公司的厨师每周都会设计一款“星期美点”作招徕,蛋挞正是这时候在广州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