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府志

明朝秦民悦创修的古籍
《广平府志》是一套全面记载和反映邯郸历史的志书,全书64卷、4490余页、150万字,共24册。该书记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至清朝光绪年间,广平府城和所辖11个州县(包括邯郸、永年磁州鸡泽曲周肥乡邱县成安、广平、清河、威县)及其相关联的武安涉县馆陶魏县大名、广宗、巨鹿等地的历史沿革、疆域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兵事等各方面发展轨迹,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志书编修

广平府志》创修于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由当时的广平府知府秦民悦编辑而成。之后有过四次续修,第一次续修是明嘉靖28年(公元1549年),由时任知府翁相主编,河南长垣县县丞陈棐主笔。第二次续修是清康熙15年(公元1676年),由时任知府沈奕琛主编,永年申涵昐(翰林院检讨)主笔。第三次续修是清乾隆10年(公元1745年),由时任知府吴谷主编、主笔。第四次续修是清光绪19年(公元1893年),由时任知府吴中彦主编,永年胡景桂(前甘肃提督学政)主笔。故《广平府志》在历史上,有四个续修本,连同创修本共五个版本。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更迭和保存条件等原因,五个版本在我们当地大都佚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明嘉靖、清光绪两个续修本了。其一是明嘉靖续修本,该本也非原本,乃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原邯郸地区有关部门从浙江宁波天一阁购来的复制本。属早期续本,内容较简。其二是清光绪续修本,虽距今才110多年,但因当时印制数量仅300部,所以现存世善本极其罕见。清光绪续修本全书64卷,分二十四册,约180万字,在明清众多的省级、府级、州县级地方志中,属佼佼者。其不仅内容全面,体例完备,更主要的是考证严谨。故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看后,大为赞赏,竟不顾已届71岁高龄的羸弱之体,亲笔用隶书为之写下长长的序言。因此,清光绪本《广平府志》实为一部资料翔实、内容全面、考究严谨的志书,为后人研究邯郸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古河清河

古河名。一先秦见于《禹贡》的河水(黄河),自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西南)改道东行见于《汉书-地理志》的河水后,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内黄以南一段,受黎阳诸山泉流汇注,由原来的浊流变成清流,因而被称为清河。战国时清河在内黄受[huán]水后折东北流经今河北馆陶、清河一带到山东平原附近东注河水,成为齐、赵间一巨川,屡见《战国策》。汉初于清河下游地区置清河郡武帝元封以后,馆陶以下河水屡次北决为屯氏、鸣犊、屯氏别、张甲等河,清河下游为诸决河所割据淆乱,故道遂废。惟上游内黄境内一段仍称清河水,见《汉书-地理志》。王莽时河水自[]阳东决改由今山东入海,旧时河北诸决河旋归[yīn]塞,清、洹之水乃自馆陶西北之清渊溢出东北流,穿清河郡境入勃海郡境行屯氏河故渎至南皮县北北皮亭会合漳水,是为《水经》中的清河。东汉建安曹操据筑枋堰遏淇水入清河的上游白沟以增加清河水量,又凿平虏渠瞬自清合口下游参户亭以下的漳水,参户亭以下的平虏渠,和渠、[]会合以下的氵瓜水直至海口河北平原水运通道,在《水经-淇水注》里便把这条水道自清渊以下全称为清河;相当于南起今河北威县南,东北流经清河故城北、景县南,至东光西,自此以下略循今卫河海河入海。隋后东光以下被导为永济渠,东光以上渐归湮废。二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宋后遂通称清河,一名北清河。金元后又称大清河,下游改道如今黄河。1855年自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为黄河所夺,清河之名遂废。今惟东平境内汶河分为南北两支,犹有大小清河之名,西北流注东平湖,又自湖北出为大清河,至鱼山下入黄河。三古水别名清水,宋后遂通称为清河,一名南清河。金后自今江苏徐州以下一段长期为黄河所夺,元后自今山东济宁南鲁桥至徐州一段又成为运河的部分,清河之名遂废。惟下游自今江苏泗阳以下,岔分为大小清河二派入淮,明犹沿用旧称不改。黄河初行北派大清河,中叶后改行南派小清河,未几大清河遂湮。历史地名-郡、国名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青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临清东)。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仍为郡。北齐移至武城(今清河西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清河郡。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张金称、高金达起义于此。旧县名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置。治今江苏淮阴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