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

流行于西南地区的单簧气鸣乐器
芦笙,是以竹、木材、铜片为原材料,由簧片、竹管、气斗、共鸣筒四部分组成,通过簧片震动发声的一种簧管乐器。主要流行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地区,各具特色,以苗族芦笙分布最广。[1][2][3]
芦笙是由笙演变而来,从西汉出土物铜葫芦笙可知,芦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典籍记载,至明代时,芦笙一词才被明确提出;解放后,多位芦笙演奏家对芦笙进行了改良及完善[4][5];芦笙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它音域为五个八度,音色浑厚、圆润、明亮。有站姿、坐姿、走姿和边吹边跳的演奏形式;有独奏、伴奏、齐奏、合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发展中形成了以芦笙词、曲、舞、芦笙会为主的芦笙文化,其中芦笙与芦笙舞密不可分,是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节日庆典和歌舞伴奏的主要乐器和舞蹈。[1][6][7][8]2006年5月云南大关和贵州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苗族芒筒芦笙音乐于2008年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0]

历史与发展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苗、侗、瑶、水等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芦笙源于笙,笙类乐器最早出现于殷代,《卜辞》中的甲骨文上刻有“”字,龢是小笙;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四件铜葫芦笙,云南祥云县出土的青铜葫芦笙等相关出土物,说明早于2000多年前,芦笙和芦笙舞就已经存在;[4][11][12]宋代时,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中将芦笙写作“卢沙”,记载了“卢沙”的形制构造,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了瑶族的八管芦笙[13];明代时,倪辂在《南诏野史》中首次明确提出芦笙这个称呼;清代时,芦笙在少数民族中占据重要地位,技艺也趋于成熟,但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六管六音芦笙,陆次云峒溪纤志》中对芦笙舞进行了描写。[5][14]
芦笙分布于中国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省,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苗、瑶、侗、彝、水等少数民族中流行。其中,苗族芦笙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分布较广[3]。解放后,由于芦笙音域等局限性,部分芦笙演奏家以扩展音域 、旋律和声的表现力、转调性能等为目的,对芦笙进行了改良。相继出现了八管、十五管、十三管、十八管、二十六管等多管芦笙,如贵州丹东甘18管21音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改良版芦笙,贵州范元祝改良后的二十六簧加键芦笙,沈阳孙友改良的三十簧平均律芦笙,使中国芦笙文化更加丰富多彩。[1][11][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