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
苗族芦笙,苗语为“梗”[4],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它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苗族最早的乐器,据文献记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由多位著名苗族演奏家对其进行了改良[5][6]。主要流行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的苗族聚居地。[1][2][3]
苗族芦笙主要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四部分构成[1][7],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发音相隔为八度,因流行的地区不同,在大小、音色、音量、调式上也有所差别。它的音色明亮浑厚、委婉动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苗族人将词、曲、舞融合起来进行芦笙演奏,有独奏、双奏、合奏、伴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有站姿、坐姿、走姿、跑姿等表演姿势,演奏技巧丰富[1][8][9][10]苗族芦笙在不断的发展中,广泛应用于苗族日常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还形成了以芦笙会、芦笙节、芦笙音乐等为主的苗族芦笙文化。[7][11][12][13][14]
2006年5月,云南大关、贵州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莫厌学、王杰峰、潘柔达等人被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苗族芦笙文化也随着苗族人的迁移流传至老挝越南加拿大美国等国家。[2][17]

历史发展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