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南宋理学家
[shì](公元1133年—公元1180年),字敬夫(也有写作敬甫),又字钦夫(因避讳而改)、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汉州绵竹(今属四川省) 人。[1][4][5]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学者,湖湘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时人誉为“一世学者宗师”,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1][2]
张栻的父亲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张家几代仕宦,政声广播。张栻八岁便离开故里四川,随父亲张浚到长沙。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张浚落职连州,对十三岁的张栻进行系统的儒家经典与圣人之道的教育。张栻十五岁已在学林中崭露头角,常与湖南帅司参议官宋翔等诗词来往。二十三岁时,张栻理学思想已初步形成,并写作《[què]斋铭》,提出“实为贵”的经世思想和“实不在外,当悫于己”的察识涵养的为学之方。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张栻拜胡宏为师,请教河南二程之学,此后奔走讲学,广收生徒,传授湖湘之学,拓展湖湘学派的规模。淳熙七年(公元 1180 年),张栻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于同年八月病逝,年仅 48 岁。[2]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1215),张栻获赐谥号“宣”,后人尊称张宣公。宋理宗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追封华阳伯,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从祀孔庙[5][4]
张栻著有《南轩易说》《论语解》《孟子说》等,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并以“太极”为最高范畴。其思想上其接近程颢,主张知先行后说,认为有了“知”可更好地指导“行”。在治学方法上,强调不以“贤圣之言”为准绳,主张“明理居敬”。同时,张栻力主抗金,誓不言和,勇于指斥时弊。其在宋代理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融家学和胡宏湖湘学为一体,形成南轩学,使湖湘学派成为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流派。他重经世实务和包容众家之长等独特学风,衔化成湖湘文化基因,历千百年而不竭。从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杨昌济,自嘉道湖南经世致用派、成丰湘军集团、戊戌维新群体、辛亥革命志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张栻思想的影响。[6][2][7]

人物生平  

出身仕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