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

谥号“端毅”的明朝中期名臣
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是明代中期的名臣。他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上进士榜,成为庶吉士。后来,他担任大理寺左评事,之后升任左寺副,并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位,共历官十九任。他还是首任河道总督正德三年(1508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并被谥号为“端毅”。王恕在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中任职,为中外政务工作四十余年,一直保持刚正严谨的作风。他与马文升刘大夏一起被称为“弘治三君子”,协助孝宗朱祐樘实现了“弘治中兴”。历史上称赞他为“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他与儿子王承裕一起成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王端毅公奏议》等流传至今。

人物生平

政绩突出

王恕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授任大理左评事,升任左寺副。曾上疏条陈关于刑罚不当的六件事,都经朝廷议定而得到推行。后调任扬州知府,不待朝廷答复就发粮救济饥民,又兴办资政书院来培养读书人。
天顺四年(1460年),王恕因政绩突出,被越级提升为江西右布政使,在任内平定赣州寇乱。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下诏命大臣严格地考核天下官员,罢免了河南左布政使侯臣等十三人,而以王恕接替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