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

亚洲内陆高原
蒙古高原(英文Mongolian Plateau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 ᠤᠨ ᠥᠨᠳᠥᠷᠯᠢᠭ,俄语:Монгольское плато),古称“瀚海”,[5]是东亚内陆高原,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Алтай),北界为萨彦岭(Саяны)、雅布洛诺夫山脉(Яблоновый хребет),南界为阴山山脉。蒙古高原主体处于蒙古国、中国内蒙古俄罗斯境内,平均海拔1580米,总面积约274.95万平方千米。[1][6][4][7]
蒙古高原经历了古生代至中生代悠久的大陆发育和演变过程,是由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次克洋两次大洋闭合和拼合造山作用而形成山地与高平原为主体的宏观地貌格局。蒙古高原构造上属于乌拉尔—蒙古地槽皱褶带,大部分为古老地台,受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干旱风成地貌广布。蒙古高原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多山地,东南部为戈壁,中部和东部为大片丘陵,整体平均海拔约在1580米,是一个向北渐降的碟形高原。境域整体以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从东部和北部的湿润半湿润气候逐步向西部的干旱半干旱气候逐渐过渡。冬季高原寒冷,形成蒙古高压,干旱少雨;夏季炎热短暂,形成低压区,降水稀少。除边缘山地有河川外,还有过境的黄河。高原上的河川多属季节性质。风力强劲,常风风速每秒可达9米,多飞砂走石,会形成基岩裸露的砂石地。蒙古高原自然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已探明的有铜、[]、金、银、[yóu]、铅等80多种矿产。[8][3][5][4][9]
蒙古高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北狄部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公元前1046年以后,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先后有匈奴、突厥、蒙古及契丹、女真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公元1260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历经朝代更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高原逐渐形成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外蒙古)两个组成部分。蒙古高原境域内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主要民族是蒙古族,居民主要信仰喇嘛教。蒙古族的艺术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如“呼麦”,弹奏马头琴。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适应生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管理利用机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价值体系。蒙古高原的自然景观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巴丹吉林沙漠、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乌布苏盆地戈壁等。[8][10][11][12][13]

名称来源

关于“蒙古高原”这一名称的概念和含义,史籍没有统一说法,大概是指其主要的地貌特征、自然环境及游牧经济形态而言。“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开始向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并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一词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