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海拔较高且相对平坦连续的地貌类型
高原(Plateau)[1]是指海拔高、面积较大,但地面相对比较平坦、起伏不大的地区,为基本地貌组合类型之一。[3]其海拔在地理学上规定为500米以上,在医学上规定为3000米以上。[6]
高原通常受外力长期作用,形成相对平坦的高海拔台地,边界往往受构造控制;[1]其具有环境复杂、气流紊乱、辐射强等特征,[4][5]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山间高原、山麓高原、大陆高原等;[2][3]按生物效应可分为中度高原、特高高原、极高高原等。[7]
世界高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5]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2.5%。[8]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5]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南极高原。[9]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压低、日照充足辐射强,[10]同时,高原是众多著名河流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另外,当某些高原地面达到雪线以上时,可以发育出连续的高原冰川。[11][8][12]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对生物活动有明显影响,容易导致高原反应,并出现头痛、呼吸困难等不良不适症状。[13]
地球外,其他已知天体也存在高原地貌,如火星和月球等。火星表面地形具有二分性,南半球北半球地貌差异较大,南部由较高的高原组成,约占火星表面积的一半。[14]月球的高原比月海表面的高度平均高出约1千米。[15][16]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