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中国国家象征
天安门是紫禁城的重要建筑,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起初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坊。明英宗(天顺)时被烧毁。宪宗(成化)时工部尚书白圭主持修复,建成城楼。但在明朝末年,再次遭到损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在明清两代的500年间,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以及颁诏天下的地方,同时也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多次主持修缮天安门,并重建了城楼上的木建筑、加厚城墙。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天安门城楼也受到了波及,与此同时,由于"文革"的爆发,天安门城楼的使用次数也显著增加。为确保安全,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门城楼,并将建筑材料全部更新。重建后天安门城楼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只是比原来的33.87米高出了0.83米,通高达34.7米。1988年元旦,天安门城楼为迎接龙年旅游年,正式对外开放。随后的时间里有关部门一直在对天安门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5][2][3][6][7][8][9][10]
天安门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北端,通高34.7米,[11]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1]。是中国传统重檐歇山顶建筑,包括四个倾斜的顶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层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11][7]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龙型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又称大吻或正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条龙吻,故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12]大殿飞檐下有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是中国传统独有的木构架体系,是由斗形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拱特点的木制构件。天安门城楼下层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城楼下还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12][13]天安门中间悬挂着毛主席像,两边分别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天安门前的左右两侧有大型观礼台,供举行盛大庆典时贵宾观礼之用。天安门广场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修建了人民大会堂,东侧修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侧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1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设计国徽时,天安门也成为了重要元素,城楼图案被安置在国徽中央。因此,天安门形象也成为了中国国家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并在城门上悬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枚国徽,和第一幅毛主席像。1961年,天安门城楼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3][6][16][17][18]2021年,天安门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