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
1
2
歇山顶,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按《清式营造则例》解释,歇山顶由悬山顶庑殿顶合成。歇山顶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呈现出悬山顶的形象和特征,下段则类似于庑殿顶。歇山顶共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以及四条戗(qiàng)脊,因此也被称为九脊殿。除此之外,还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别称。[1][2][3]
歇山顶被广泛运用于宫殿、城楼、钟鼓楼、寺庙等建筑中,其建筑等级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有单檐、重檐之分,后者比前者等级更高。此外,歇山顶还有四面歇山顶和卷棚歇山顶这两种变体。四面歇山顶由两个歇山顶以十字脊相交而成,北京故宫角楼是其典型代表。卷棚歇山顶则是采用卷棚脊的方式建造的歇山顶,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北海画舫斋就是卷棚歇山顶建筑。[1][4]
中国目前已知遗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就是歇山顶建筑,即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的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禅寺大殿。中国目前已知遗存的唐代五代的歇山顶木构建筑仅有8座,另外还有半个唐代建筑——河北省正定县开元寺钟楼。[5][6][7]
歇山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亦有应用。比如韩国庆州佛国寺的紫霞门、景福宫勤政殿、汉城宗庙,日本京都平等院的凤凰堂、东福寺的三门、法隆寺金堂等。[8][9][10][1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