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

构成蛋白质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英文名:amino acid)是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的有机化合物[2]氨基酸的化学式为RCH(NH2)COOH,其外观呈无色结晶或粉末状,熔点通常在200℃以上,能溶于强酸强碱中,难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3][4]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碱性的氨基,也含有酸性的羧基,溶于水时主要形成两性离子,因此,氨基酸不仅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5]氨基酸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体内物质代谢调控和信息传递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生命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在人和动物的营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生物降解塑料等领域。[3]

研究历史

发现历史

1820年,Braconnot在明胶、羊毛和肌肉的水解物中首次发现了甘氨酸亮氨酸。之后,Bopp等人又陆续从蛋白质的水解物中发现酪氨酸丝氨酸。1850年,在实验室也用化学合成法制成了氨基酸。1866年,德国Ritthausen博士用硫酸水解小麦面筋,分离得到谷氨酸。1872年,Hlasiwitz和Habermaan用酪蛋白水解也制得了谷氨酸。日本池田菊苗教授也从海带中提取得到谷氨酸。1886年,精氨酸由德国人苏尔茨和斯泰格从白羽扇豆芽中首先发现的。1904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又从许多蛋白质降解产物中发现了它。它的西文命名来自拉丁文“银”,因为它能与银盐结合形成化合物。它的学名是2-氨基-5-胍基-戊酸,在鱼的精子中含量丰富,这可能是我们称它为精氨酸的缘由。苯丙氨酸是1881年由苏尔茨从一些植物中发现的,它也是蛋白质的基本组分。赖氨酸是1889年由德国化学家德雷斯切尔从水解酪蛋白的产物中发现的。1896年,柯塞尔发现了组氨酸的存在。[6]直至1935年,世界各国共发现了二十多种氨基酸。[2]
天文学家与天体化学家已发现,生命所需的所有材料遍布整个银河系。这些化学原料不仅包括氧、氮、碳之类的元素,还有氨基酸这种复杂的分子,通过许多媒介,从陨石行星间的沙尘微粒,降落在行星、月球、小行星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