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

一大类能形成芽孢(少数无)的化能异养细菌
芽孢杆菌(Bacillus-like)是一大类好氧或兼性厌氧(极少数种类严格厌氧)、革兰氏染色阳性(部分种类染色反应可变,极少数种类为阴性),能形成芽孢(少数种类未观察到芽孢)的化能异养细菌。[2]狭义上的芽孢杆菌,仅指Bacillus属中的种类;广义上的芽孢杆菌是指由Bacillus属分化出来的芽孢杆菌近缘属的种类、乳酸杆菌的种类、不属于芽孢杆菌但书写形式上类似芽孢杆菌的种类,即在属名中含有Bacillus词根的种类,如BrevibacillusLactobacillus的种类。该词条是以Bacillus属中的种类和由Bacillus属分化出来的芽孢杆菌近缘属的种类为主体。[4]
芽孢杆菌有芽孢和营养体两种形态,营养体的细胞基本形态有杆状和椭圆状,杆状中有长杆状、短杆状;椭圆状中有长椭圆和短椭圆。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细胞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细胞的大小为(0.4~1.5)μm×(0.8~3.0)μm。[4]芽孢杆菌主要分布于土壤、植物、食物、动物肠道中,其营养体约30min分裂增殖一次,营养、温度、pH、氧气、盐浓度等条件的改变会使芽孢和营养体转化。[3][4][5][6]
芽孢杆菌具有抗逆性和营养性,[8]其存在很多特殊功能的菌株,在畜禽养殖行业、农业、医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畜禽生产肉、奶和蛋等的产量,应用于畜禽养殖行业;芽孢杆菌可分泌多种酶类,应用于酶制剂工业;除极个别的菌种外,多数菌种与动,植物关系密切并与其形成良好的共生体系,应用于益生菌制剂、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等等。[7]部分芽孢杆菌也存在有害作用,如炭疽芽孢杆菌可导致人、畜炭疽病等的发生。[9]

历史

芽孢杆菌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细菌之一,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835年,埃伦伯格(Ehrenberg)命名和描述了Vibrio subtilis,即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枯草芽孢杆菌,它原先被归为纤毛虫类的一个种。1864年,达万(Davaine)等在显微观察炭[]病致死的动物血液中的寄生虫时,发现炭疽病是可以通过这种“寄生虫”在动物中进行传染,并将这种微小的生物定名为细菌(Bacterium)。1870年,巴斯德(Pasteur)在蚕软腐病(flacherie)死亡的虫体中,明显地观察到虫体中的细菌含有内生芽孢,即发现了内生芽孢的细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