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

炭疽的病原菌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为革兰氏阳性菌,是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病原菌[1]1849年由德国兽医师Pollender首先发现。炭疽杆菌是形体最大的致病菌之一,菌体长4-10微米,宽1-1.5微米,呈杆状。培养物中的细菌成长链,象竹节样。在血清培养基上,含有65%~70%二氧化碳的空气中可产生荚膜,动物机体内不形成芽胞。炭疽杆菌在体外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芽胞。芽胞呈卵圆或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略偏一端,侵入机体后变为繁殖体。由于炭疽杆菌有很大的变异性,常常给病原学诊断带来困难。[2]
炭疽杆菌会引起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被称为“炭疽”。炭疽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亦可传染于人。炭疽杆菌的分布几乎遍及全世界,农民、牧民、皮毛加工与动物屠宰工人及畜牧兽医工作者都容易感染。炭疽对人类及畜牧业威胁很大。由于炭疽杆菌具有致病力强、感染后潜伏期短、病情急和病死率高等特点。[1]炭疽杆菌由于其强大的抵抗力,培养生产方法的简单易行性,加上其气溶胶半衰期相对较长而使其成为最早被人类采用的细菌战剂。近年来,许多细菌战剂已被更具攻击性的病毒所代替,而炭疽杆菌却保留了下来。某些国家已将其作为生物武器的重要开发项目和第一位的战略性生物武器,需加强警惕。[3]

概念

炭疽杆菌也称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引起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炭疽病原菌。是细菌学中最早发现的病原菌之一。可形成芽孢荚膜革兰氏阳性菌粗大杆菌。该菌主要引起皮肤炭疽肺炭疽或肠炭疽等病。炭疽杆菌一直是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炭疽杆菌琼脂培养基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