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英语:Jawaharlal Nehru,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日),20世纪30-40年代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47年印度独立后,他连续担任了四届印度总理,[1][11]是印度现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6]
15岁以前,尼赫鲁接受的是欧洲家庭教师的启蒙教育。[12]1905年, 尼赫鲁赴英求学。他先入哈罗公学,两年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自然科学,获学位后,又入伦敦内殿攻读法律。[13]尼赫鲁归国后,短暂从事过律师行业。[14]1920年8月1日,国大党领袖甘地印度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尼赫鲁决定辞去工作,追随甘地,全身投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之中。[15]在国大党的领袖中,他是第一个提出印度追求“完全独立”目标的领导人,并多次当选党的主席和总书记。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程中,他九次被捕,在狱中度过了九个春秋,并在狱中撰写完成了《尼赫鲁自传》《印度的发现》《世界历史的一瞥》等著作。[6][7]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尼赫鲁的理想得以实现。[16]1950年1月26日,印度宪法正式生效,宣布印度为共和国。尼赫鲁出任共和国首届总理,此后又连任三届总理,一直到逝世。建国初期,尼赫鲁为了消除英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削弱国内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民族经济,巩固国家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17]尼赫鲁晚期,在政府和党内的领袖地位开始削弱。战事的失利,国内物价上涨,捐税增加,引起了同僚和人民的不满。尼赫鲁在巨大的压力下,身体日渐衰弱。1964年5月27日病逝,享年74岁。次日,印度政府为尼赫鲁举行国葬[4]
尼赫鲁在执政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废除了土邦王公的封建特权,确立了议会民主制,建立了统一的世俗民主共和国;[8]在经济上,废除柴明达尔制,接管英国殖民政府主管的企事业,实行了计划经济混合经济、工业化等政策,使印度初步改变了独立初期的殖民地经济结构,走上了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18]在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了不可接触种姓制,提高了妇女地位,实行了农村建设,使国家向“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迈进;[8]在外交上,奉行和平独立的外交政策,提高了印度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和平。这些措施和政策巩固了印度的民族独立,奠定了现代印度内政外交基础,并对当代世界产生了影响。同时,尼赫鲁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受其阶级性的局限,在内政方面,他对资本家和地主阶级采取妥协态度,国有化土地改革不彻底,国民财富仍聚集在既得利益集团手中,一般民众的境遇没有多大改观。[9]此外他表现出反共倾向,镇压1946年—1951年共产党领导的安得拉邦特伦甘纳农民起义,解散1957年大选中成立的喀拉拉邦共产党政府。在外交方面,他对邻国实行民族扩张政策,表现出霸权主义倾向。[19][2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