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语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印地语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为050213,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1][2]
印地语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印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印度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具备扎实的印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2]
印地语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包括印地语、印地语视听说、印地语报刊选读、印汉互译、印度文学等。[2][4]印地语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印度语言文学、公共管理、金融学、英语笔译等方向继续考研深造,[2]也可选择在外事、外贸类企事业单位任职,从事印地语翻译、国际商贸等工作。[2]

专业发展

1942年,印地语专业创立于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1949年,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印度语言文学学科的一部分。[5][6]1949、1951(春秋两次)、1953、1954、1955、1956、1958和1960年北京大学该专业有9批学生入学,每届学生人数不一,多则五六十,少则二三十;其间,1951年春季学期入学的刘安武和1951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刘国楠于1954年被选派到印度留学,先后就读于德里大学和贝拿勒斯印度大学,1958年两人回国,留校任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