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发源于中国的宗教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吸收了原始宗教的内容,又融汇道家的黄老学说为旗帜和理论支柱,杂取儒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学派的修炼理论、伦理观念和宗教信仰成份,进而追求与道合一的目标下,神学化、方术化为多层次的宗教体系。[5]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其核心目标是修道成仙。他们将老、庄哲学中关于“道”的思想加以宗教性阐释,并将其人格化,衍生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6] 之后,又衍化出了道教“三清”尊神[6][7]同时,道教又吸收、创造了许多神仙,构成了等级森严的神仙系统。[6]
东汉时期,诞生了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即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创建“太平道”。太平道后期因造反被镇压,逐渐消失。[1]魏晋时期曹操对五斗米教采取分化、迁徙的政策,在迁徙途中,五斗米教扩展到了北方及中原地区[8]而走入上层的道教被一些统治者阶层和士族所接受,产生了一批天师世家。其中丹阳葛洪为道教建立了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9]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和陆修静改造道教,使其教规教戒、斋醮仪范等基本定型。之后,道士陶弘景为道教建立了神仙谱系。[10]
唐代,道教受统治者崇信发展迅速,[11]唐玄宗时,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时期,[12]当时涌现了大量的道教学者,大大推进了道教理论建设。[13]宋代,崇道更盛,在宋真宗宋徽宗的扶植下,形成二个崇道高潮,道教的地位几乎达到了国教的地步。[14]元代,统治者仍施行崇道政策,当时诸道派均更加兴盛且逐渐合流,其中又以全真道和龙虎山正一道尤为兴盛。[15]明代时期,统治者对道教加强了管理,[16]道教派别也正式由官方划为正一道全真道两大派。[17]明宪宗继位后,道教得到大力扶植,明王朝几乎成为了一个道教王国。[18]但至明中叶后,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渐衰落,开始逐渐走向民间。[19]清代,统治者对道教缺乏信仰对其抑制不断加强。但其在民间却发展兴盛。[20]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治,道教失去了封建统治者的扶植,日渐衰落,诸派各自为政,犹如一盘散沙。[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道教采取团结的政策方针。[22]
在道教的发展中,分出了如全真、灵宝上清茅山、楼观等诸多宗派,[23][24][25][26][27]也出现了许多如成玄英陆修静司马承祯、王玄朗等道教学者,。[28][29][30][31]他们编撰、修订了诸多典籍,后人合编成了《道藏》,其按分三洞、四辅、十二类进行编排。[4]同时这些人也提出或论证了许多道教思想,如道气论、重玄学、心性论、神仙学、内丹学、外丹学等等。[32][33][34][35][36][37]道教的信徒称之为道士,[38]道士需要遵守清规戒律。[39][40]他们深信可通过修炼成仙。在其修炼、传教的过程中对民俗、化学、医学、天文、地理、物理等领域有意或无意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41][42][43][44][45]也对文学、美术、音乐、塑像等艺术领域有较大影响。[46][47][48][49]

名称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