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

河南省下辖县级市,三门峡市代管
灵宝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县级市[4]三门峡市代管,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腹地,[1][2]南依秦岭,北濒黄河[1]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68.7公里,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1][3]灵宝市下辖10镇5乡,另辖2区1场。[5]市政府驻金城大道19号。[4]2021年,灵宝市常住人口65.71万人,户籍人口74.2万人。[6][7]
灵宝三面环山,[1]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原地、黄河阶地和河谷川地四大类型 ,大体为“七山二原一分川”,地势南高北低。[2][3]境内水系属黄河流域,共有大小溪流 6300 多条,[2]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1][2]灵宝上古时期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属北[guó][3]秦称胡关地、函谷关地,属内史。[3]天宝元年(742年),虢州改虢郡,桃林县更名灵宝县。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改属三门峡市[3]1993年,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由河南省直辖。6月,改由三门峡市代管。[3]
灵宝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黄金产量连续38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二位。[1]2022年,荣获2021年度全国产金县第一名。[1]灵宝市以苹果产业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粮食、蔬菜、果品为主导,以食用菌、烟叶、中药材、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11] 目前全市苹果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0万吨,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1]2021年,灵宝市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65.7亿元。[6]
灵宝市交通便利,境内建成全省少有的县级完整闭环的灵宝绕城高速,是黄河金三角地区物流的汇聚中心。[1]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古墓葬、古遗址遗存丰富。[12]“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白马非马”等历史故事和传说也都源自这里。据《史记》记载,老子在灵宝函谷关写下了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