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

明朝中期抗倭将领
张经(1492年-1555年10月29日),字廷彝,号半洲,福建候官县(今福建福州)洪塘乡人,明朝中期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后授嘉兴知县。嘉靖十六年(1537年)进授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以镇压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有功,进兵部左侍郎。之后与毛伯温定计抚定安南国,进右都御史。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琼州黎民起义后,再进为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后改任兵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张经获王江泾大捷,杀敌一千九百八十多人,为抗倭以来第一战功。然而,赵文华为攘夺其功,竟在张经报捷之前秘密上疏,诬陷张经。首辅严嵩即禀报嘉靖帝,嘉靖帝大怒。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十六日,嘉靖帝下诏逮捕张经。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张经与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斩于西市。张经著有《张半斋稿》。穆宗时追谥襄[mǐn]。张经曾在中国官场上攀升,成为六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但因得罪严嵩、赵文华、胡宗宪等人,最终被明世宗处以死刑。

人物生平

早年官途

弘治五年(1492年),张经出生,父亲张海,家贫而孤,随母蔡氏回外家;外家无后,张海和张经都袭用蔡姓,张经及第成名后,才恢复张姓。张经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体貌魁伟,具文才武略。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任浙江嘉兴知县。
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吏科给事中,后升太仆寺卿、右副都御史、协办都察院事。张经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兵部尚书金献民接受宁夏总兵种放的贿赂,张经带领同官提出弹劾,金献民因而告病辞职;河南巡抚潘埙匿灾情不报,也被张经弹劾去职。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是专门侦察官民言行的特务机构,官校们挟势勒索,大为民害。张经上疏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十分猖[jué],建议予以撤除,为世宗嘉靖帝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