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

起源于战国后期的汉字字体
隶书是中国古代一种汉字字体,又称“八分”“左书”“史书”,起源于战国后期的秦国,是中国书法史上笔法演变的分水岭,是古今文字、象形文字和抽象文字的转折点,汉字方块字的特点定型于隶书。[1][4]
古籍记载,战国后期,秦国监狱中地位低微的文书抄写官员(一说为罪犯程邈)在大小篆书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化圆为方,创造了隶书。现代学者依据20世纪70年代考古发现的实证资料,基本认定古籍的说法是错误的,字体从战国后期至西汉早期逐渐演变,篆书笔法不断减弱,隶书特性不断突显,逐渐发展成熟,至东汉达到鼎盛,成为官方正体文字,并广泛用于史书、官方文件、碑刻中。魏晋南北朝之后,隶书的地位被楷书、行书、草书等新兴字体取代,唐代曾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短暂流行,但总体仍属衰退期。一直到清代,考据和文字金石之学风气大兴,隶书复兴,出现了一批隶书大家,展现出有别于汉隶的独特艺术价值。[4]
隶书的笔画饱满,用笔以方笔和圆笔结合,笔锋逆入平出,具有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的笔画特点;[6][7]结体方正,左右舒展,注重“分背之势”,字形扁平,中宫紧密,具有几何美;[8]章法规矩森严,有序整齐,给人以和谐的视觉享受。[9]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大气磅礴,具有端庄厚重的美感。[4]
隶书艺术的代表人物有蔡邕邓石如伊秉绶等人,代表作品有《礼器碑》《曹全碑》《熹平石经》《皖口新洲诗》《变化气质,陶冶性灵联》等。直到21世纪,隶书作为一种汉字的书法字体仍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4]

名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