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雅集图

宋代李公麟创作的画作
《西园雅集图》是宋代李公麟创作水墨纸本画,白描入画。著录于清内府藏书画专著《石渠宝笈》。卷中以写实手法描绘了众多文人雅士在王诜府中聚会的情景,乃李公麟乘兴之作。画中人物活动形式多样,充满人文与诗意气息。李公麟笔下线条处理精致,构图轻重得益。其以自身笔触塑造了宋代各文化名流的形象,生动再现了当时文豪的个性和才情。此之后仇英张大千等名家皆倾注全力摹写公麟之本。[1][2]
宋代元祐年间,苏轼黄庭坚秦观晁无咎等文豪于西园集会,拥戴苏轼为文坛盟主,史称“西园雅集”。时人画《西园雅集图》以为记。[1]《西园雅集图》是人物画家的一个常见画题。[3]

作品内容

西园雅集图
王诜请善画人物的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把自己和友人苏轼苏辙黄鲁直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画在一起,取名《西园雅集图》。主友16人,加上侍姬、书僮,共22人。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园林之胜。宾主风雅,或写诗、或作画、或题诗、或拨阮、或看书、或说经,极宴游之乐。李公麟以他首创的白描手法,用写实的方式,描绘当时16位社会名流,在驸马都尉王诜府邸做客聚会的情景。画中,这些文人雅士风云际会,挥毫用墨,吟诗赋词,抚琴唱和,打坐问禅,衣着得体,动静自然,书童侍女,举止斯文,落落大方。不仅表现出不同阶层人物的共同特点,还画出了尊卑贵贱不同人物的个性和情态。米芾为此图作记,即《西园雅集图记》。有云:“水石潺[yuán],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