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北宋文人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又字太虚,号[hán]沟居士、淮海居士,北宋扬州高邮武宁乡左厢里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文学家,婉约派词宗。[1]
皇祐元年(1049年),秦观出生在江苏高邮。他年幼聪慧,勤奋好学,十岁便略通经史,志向远大。后离家求学,四处游历,追求仕途,在此期间写下许多作品,如《浮山堰赋》等。熙宁十年(1077) ,以所作《黄楼赋》贽见苏轼。[2]元丰元年(1078年),入京应举,虽未考中,但结识苏轼,并正式成为苏轼门下士,后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前往礼部应试,再次落第。元丰八年(1085年)登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3]秦观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元[yòu]五年(1090年),因范纯仁推荐,应制科,授太学博士。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被任命为杭州通判,贬监处州酒税,又以[]告写佛书为罪,削秩郴州,继编管横州,后又迁徙到雷州。其叔父秦定也因秦观而受牵连,贬知[háo]州。秦观身在雷州时,苏东坡在琼州,两人常常写信往来,互通音讯。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继位,大赦贬臣,秦观也被放还,在被遣还途中逝世,逝于广西藤州,享年52岁。建炎四年(1130年),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1][4]
秦观一生学务经世,名重当时,却生不逢辰,命途多[chuǎn]。他的诗词语言工炼和婉、清丽雅致,前后期风格显著,体现跌宕起伏人生经历和鲜明的个人心境,著有《淮海集》。学者李果林评价秦观词的地位:“秦观的词数量虽少,但是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宋词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