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

北宋文学家、官员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别名宛丘先生、张右史,[]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文学家、官员,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1][2]
张耒出生于仕宦之家,家学深厚,自幼受文化熏陶和浸染。他十三岁便能写文,十七岁所做《函关赋》,广为流传。张耒在陈州游学期间,获得学官苏辙的垂爱,因而结识苏轼,得到苏轼的青睐并对其赞誉有加。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张耒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春末,张耒被召试学士院,由大臣范纯仁荐举参加太学学士院考试,先后担任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使馆检讨等职位,官至至起居舍人;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重新启用变法派大臣。苏轼等反对变法派人士受到打击,苏门弟子受到连。绍圣元年(1094年),张耒参修的《神宗实录》被诬为谤史,政治生涯面临严峻挑战,被朝廷外放,以直龙图阁的身份知润州。是年秋,因坐元祐党籍,迁徙至宣州,再遭贬[zhé]而监黄州酒税,后徙至复州。宋徽宗赵佶即位后,起用张耒为黄州通判,不久又提拔为兖州知州太常少卿,几个月后出任颍州知州、汝州知州;崇宁元年(1102年),张耒再次因坐元祐党籍而被贬职,主管明道宫苏轼去世后,张耒为他举哀行服,因此遭到言官攻击,被贬为房州别驾,安置在黄州。[1]
崇宁五年(1106年),张耒辞官回乡,长期居闲;晚年他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政和四年(1114年),张耒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建炎初年,被追赠为集英殿修撰。[gào]词曰:“四人[a]以文采风流为一时冠,学者欣慕之及继述之。”这既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社会影响的褒扬。[1][3]
张耒一生亲历了多次党争,仕宦经历、个人生活际遇颇为坎坷,他的文学作品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无论身经何事,身处何地,张耒为官清廉,淡泊平生,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生活态度。心态由坐党籍初期的苦闷忧郁转化为乐观豁达,文学作品也呈现出张耒独有的风格。他久任地方卑官,更多地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民生疾苦体味地更加深刻。因此,他的作品关注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多方面展现了百姓生活苦难,具有浓郁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张耒提倡自然天成、至真至诚的文风,主张文学创作要“以理为主”,努力探索“理”的内涵,为宋代文学批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作品的独到特点亦为宋代诗、词、文等美学风貌的形成,起到了直接地推动作用。[1][2][4]张耒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