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录文献
《石渠宝[]》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由三十一位大臣奉敕编[zuǎn]的皇家书画著录。著录分为初编、续编、三编[1]。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续编成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编成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2],共编四十四卷[3]。在历次《石渠宝笈》的编纂中,许多在书画鉴定和创作上卓有建树的大臣、学者都参与其中,如张照梁诗正励宗万董邦达等人,使得《石渠宝笈》汇集了饱学之士的研究、鉴定、编辑和著录[2]
《石渠宝笈》著录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列朝帝王和名家的书画作品,按所贮殿堂分卷。各处之书首冠四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宸翰,其余作品按年代先后排列,以册、卷、轴为[zhì],以作品质量高下分为上等、次等二类。次等书画的收录范围仅为大家作品。其中上等作品著录较详;次等作品仅记本人题识,不录印章,他人题跋只云某题一、某跋一。凡御笔题跋,无论上等次等皆录全文,置于各项著录之后。对此书是对清皇室宏富的书画收藏的整理成果,是书画鉴赏、研究的必读之作[3]
《石渠宝笈》所录作品大多流传至今,分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另有《四库全书》本,1918年涵芬阁石印本,台北故宫博物院1971年影印本,附索引[3]。2014年,江西美术出版社故宫出版社联合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清内府抄本合编石渠宝笈(精选配图版)(40卷)》,在《石渠宝笈》的基础上选配著录作品的精美彩图,首次将原版文字著录与作品图像相汇集。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大型书画著录文献图录出版的空白[4]

编纂基础

清代皇帝重视文治以及满汉文化的深入融合,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乾隆编撰这部大型书画著录书籍提供了文化和物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