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春秋(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即东周政权中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逝世后田氏代齐共295年的历史时段。春秋时期政权属于中国中部地区的以华夏人为主体构成的周王朝,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进入东周时期,共历经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敬王[gài]等共14位君主,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争相称霸,史称“春秋时期”[2]。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姬仁继位后,诸侯国彼此征伐,春秋时期结束,中国进入战国时期[3]
公元前770年,在申、鲁等诸侯的帮助下,周平王顺利东迁,定都洛邑。但因周王室缺乏军事实力支撑,日渐式微,难以号令诸侯,甚至到了需要依附于各诸侯国的境地。至周郑互质、襦葛之战爆发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渐趋丧失,群雄争霸拉开序幕。随着争霸战争的进行,齐桓公借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张势力,谋图霸业,晋文公则平定周室子带之乱,以践土之盟称霸天下。秦穆公则将扩张之势专注于戎狄,剿灭西戎,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楚庄王经过多年纳贤问政,争霸意图逐渐显露,问周王之鼎,并通过邲之战大败晋军,问鼎中原。与此同时,晋、楚两国也逐渐争霸,在两次弭兵之会中,晋楚势力此消彼长,最终取得平衡,分霸南北。后期吴、越两国势力渐兴,彼此争霸,诸侯国版图也随之扩张。而周王室的领土则逐渐缩减,春秋时期周王室的直辖领地主要为今河南洛阳一带,国土面积约为218万平方公里。春秋时期,华夏族及周边地区人口数量共计1000万人左右[5]。公元前476年,周敬王病死,东周王朝历经14位位君主,王朝势力大幅度缩水,次年周元王继位,发生了“田氏代齐”之事,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将其视为战国时期之始。北宋学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将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为周天子所承认视为春秋时期的正式结束[3]。在春秋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君臣秩序混乱,周王室势力难与崛起争雄的诸侯国抗衡,最终走向没落[6]
由于春秋时期是东周政权的阶段性划分,在政治体制方面,其受西周影响较大,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官制以族长世官制、诸侯卿大夫继承制、五等爵制为主[7],春秋初期,以“太宰”为王官首领,中期时太宰(冢宰)地位逐渐下降,最后成为无实权的尊称,直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设相为执政官,太宰之称渐废。经济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春秋时期东周仍采用公有制,土地制度为井田制,将劳动力束缚在公田上,并且凭借分封制维持对公田的控制。由于初税亩等新的赋税制度的产生,土地对人口的束缚力减弱,加之炼铁技术发展和青铜冶炼技术成熟,商业贸易逐渐兴起,出现贝币、刀币等货币,但经济活动的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8]。春秋时期的文字起源于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演变为大篆,但由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采用的文字有较大区别,《左传》《孙子兵法》等为此时期的著作。春秋时期华夏人信仰原始宗教,后演变为儒墨道法等多流派的不同信仰[4]

名称由来

国号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