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经十书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算经十书》是指中国汉、唐时期流传下来的十部重要数学书籍的总称,这些书籍曾经是隋唐时代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明初严恭在《通源算法》称之为“十经”,明末程大位算法统宗》称之为“十书”,而清代戴震校勘,交亲家曲阜孔继涵在1777年刻印的微波[xiè]本最早采用《算经十书》这个统称。近代,1963年钱宝琮校点的《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简称《周[]》)、《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附录《数术记遗》《夏侯阳算经》。1998年郭书春与刘纯校点的《算经十书》,次序依照钱宝琮校点本。这十部书虽不能概括中国汉唐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古代先贤的理论成就。

主要内容

《周髀算经》
这十部算书,以《周髀算经》为最早,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据考证,它成书的年代当不晚于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著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著作。
就其中的数学内容来说,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项算法都是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们所掌握,它仅仅说明在已经知道的资料中,《周髀算经》是比较早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