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液所导致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疾病
败血症(septicemia)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急性全身性感染。[2]病原菌从不同途径侵入血液循环后是否引起败血症取决于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及细菌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门户。随着创伤性治疗技术领域的不断扩大,肿瘤综合治疗的广泛开展,宿主免疫缺陷机会的增多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感染治疗难度增加,败血症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3]截至2020年研究显示,败血症每年导致1100万人死亡,其中许多为儿童。该病还使数百万人丧失能力。[1]
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的分布依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医疗条件、不同患者情况而不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细菌、厌氧菌、真菌、复数菌感染等。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原发感染灶表现、毒血症症状、皮肤损害、肝脾大、迁徙性损害以及关节损害等。常见的原发感染病灶有皮肤化脓性感染、烧伤、呼吸道、胆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毒血症的症状包括骤起的寒战、高热,伴有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以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皮肤损害常见于超过40%的患者,以[]点多见。其他体征包括肝脾轻度肿大、迁徙性损害如皮下脓肿、肺脓肿等。该病可通过是否有明显的原发病灶,是否出现皮疹、肝脾大、迁徙性病灶等,加上两次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且为相同病原菌时进行诊断。[3]
败血症的治疗根据病患具体情况可进行病原治疗或通过手术去除病灶。常见的治疗败血症药物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多黏菌素、卡泊芬净、两性霉素等。[2]败血症可通过慎用侵袭性操作,对留置体内的导管常规局部消毒和定期更换;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采取防护性隔离等方式预防。预后方面,败血症的病死率高,平均为30%~40%。[3]古代已有关于败血症的早期描述。最初的传染病理论由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支持,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受到挑战。直到李斯特、科赫和巴斯德等科学家迅速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才导致我们对败血症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全新的范式。在前人的基础上,20世纪的科学家们揭开了败血症的分子奥秘,使得人们对败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有了更好的了解。与历史对照相比,对败血症的持续研究已经使得死亡率下降。[6]

病因

病原菌从不同途径侵入血液循环后是否引起败血症取决于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及细菌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门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