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菌

原生动物界黏菌门生物
黏菌(Myxomycetes),别名真黏菌[1]、菌虫[3]和原质团黏菌[4],是原生动物界(Protozoan)黏菌门(Mycetozoa)中的一个纲,该纲的生物是一类真核微生物[3][2]。全世界共有黏菌1090种,分属5目15科72属[2]。截至2018年3月,中国报道黏菌约460种,分属6目11科45属[14]
黏菌的营养体为具有摄食性的、可动的、多核无壁的原生质团,其繁殖体为含有单倍体孢子的子实体,但是其孢子壁却含有纤维素,该纲生物具有与动物、真菌及植物相似的多种特征[3]。在分布范围上,该纲生物可以在全球生态系统内传播、生长,包括生长的植物、枯死的植物残体等,尤其是在温暖湿润的森林地区中最为密集[15]。黏菌的生活史包括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阶段两个阶段,它们的孢子随风飘散,随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生长、繁殖,然后形成接合子,之后再形成多核的原质团,最后形成子实体后弹射出孢子,从而完成整个生活史[16]
黏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等特点,其中有些种类的黏菌在抑制多种肿瘤的研究中有显著活性[12]。除此之外,黏菌的摄食活动会促进氮、磷、钾等元素的循环[9]。但是,它们在一些作物上生长会对作物产生危害,从而导致作物腐烂[13][17]。在实验研究方面,科学家们还发现黏菌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后会保留最短路径,并且可以产生一个类似于铁路系统的“交通网格”[18][19]。这些实验都可以说明黏菌虽然没有大脑和神经系统,但是却可以获取和储存信息[14]

历史

黏菌的最早记载是在中国古籍中的“鬼屎”,而真正的科学记载始于1654年俄国学者潘乔(Panchow)[5]。1753年,在林奈(Linnaet)学者发布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专著的生物分类两界系统中,黏菌被归为菌类,属于植物界,并且其中记载了最早的黏菌命名法[5][20]。之后,德国真菌学家德巴里(de Bary)对黏菌的结构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拥有多个阶段,并认为黏菌与变形体状原生动物之间的关系相比与真菌之间的关系来说更为相近,从而称它们为“菌虫”(Mycetozoa)[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