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科

木兰纲天门冬目下的一科
鸢尾科(Iridaceae)为木兰纲(Magnoliopsida)天门冬目(Asparagales)下的一科植物[3],截至2023年11月统计数据,该科在多识植物百科中有74属,包含1750-1800种[2]。鸢尾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分布中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热带[1]中国产5属,69种[3],主要是鸢尾属Iris L.)植物,多数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东北各地[1]
鸢尾科植物为多年生常绿或落叶草本植物,稀一年生植物,属单子叶植物[4],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耐瘠薄等能力[5]。鸢尾科植物地下部分通常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叶条形、剑形或为丝状;花两性,辐射对称,少为左右对称;蒴果;种子多数,半圆形或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少为圆形,扁平,表面光滑或皱缩,常有附属物或小翅[1]
鸢尾科植物用途广泛,该科植物以花大、鲜艳、花型奇特而著称[1]。其中鸢尾属Iris L.)为鸢尾科中的最大属,该属植物花姿奇特,在园林界久负盛名[6]。该属中的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在中国约60种,鸢尾花大而美丽,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其次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玉蝉花(Iris ensata Thunb.)等均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作用显著[6][7][8][9]
此外,根据《中国药典》记载,鸢尾和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均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可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等疾病[10]尼泊尔鸢尾Iris decora Wall.)和卷鞘鸢尾Iris potaninii Maxim.)的种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物中毒引起的泻痢,虫牙[11][12]番红花属Crocus L.)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常称藏红花,其柱头可入药,可用于经闭症瘕、产后[]阻等症状[13]。同时,香雪兰植物香雪兰花含芳香油,可提制浸膏或提取香精[14]
由于生境退化或丧失、人类直接采挖或砍伐等的威胁,使鸢尾科中的一些物种数量不断减少[15]。部分物种被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中,如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番红花属共有28种被列入,其中濒危2种,易危2种,近危1种[16];唐[chāng]蒲属(Gladiolus L.)共24种被列入,其中濒危2种,易危7种,近危4种[17];鸢尾属共90种被列入,其中极危9种;濒危11种,易危8种,近危5种[18];同样根据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1版)中,鸢尾属中的水仙花鸢尾Iris narcissiflora Diels)被认定为二级保护植物[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