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书

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栾书(?—公元前573年),姓栾,名书,字武子,谥号武子,又称栾武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晋国第九位正卿。[3]
祖父栾枝,父亲栾盾。栾书执政十四年(公元前587年—公元前573年),主要活动于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初期[3],并于前587年到前573年担任正卿。[4]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任下军佐,参与晋楚[](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然因主将荀林父决策失误大败而归。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参与晋齐鞍之战,大胜之。晋景公十三年(公元前587年),栾书官拜中军将,十五年(公元前585年),栾书率师救郑国,迫楚国退军,讨伐楚国的盟友蔡国。又击败秦国,屡建功勋。晋悼公元年(前573),栾书联合荀偃趁厉公出游,诛杀胥童,将厉公囚禁,六天后,将厉公杀死,立孙周为晋悼公。不久,栾书去世,其子栾黡任下军将。[4]
栾书才能卓越,从谏如流,颇识大体,却又口蜜腹剑,包藏祸心,为保卫自己的权威与利益而不择手段,最终激化国内诸多矛盾,导致晋国内乱爆发,他执政时期将晋楚争霸战争再度推向高潮。[5]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