鞌之战

公元前589年齐、晋两国发生的战争
[ān]之战,又名鞍之战,中国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公元前589年的鞌地(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1][2]
公元前593年,晋大夫郤克出使齐国[1]。然因身有残疾,郤克与鲁上卿季孙行父、卫上卿孙良夫曹公子首被齐顷公宴请戏耍,并遭到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的嘲笑,四国使者愤然离开齐国。回到晋国的郤克主张攻齐,被晋景公拒绝后,人为阻断了齐晋两国的外交渠道。公元前590年,鲁成公继位,和晋国结盟。齐国则和楚国结盟,对抗鲁晋。公元前589年春天,齐国率先对鲁国发起战争,卫穆公同时派兵入侵齐国。后大败的鲁国和卫国向晋国求救,在郤克的游说下,晋景公同意出兵,共同伐齐[1][3]
在鞌之战中,晋国拥有较为发达的农耕经济,持谨慎备战、沉着对敌之态,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再加以利用鞌地地势优势,终击败了齐国,迫使齐国求和、并与之结盟[1]

基本信息

前589年,齐顷公率齐军讨伐鲁国卫国,鲁国及卫国派使者至晋国求援。郤克随即率晋军车八百乘,讨伐齐国以救鲁、卫。韩厥在出战前的那天梦见自己的父亲子舆警告他不要站在战车的两侧,以防被射杀。他因此战在车的正中。他在追赶齐顷公的时候为齐侯驾车的[bǐng]夏认出他是个君子,要让人射杀他。齐顷公认为认出他是君子还射杀他不礼。因此射倒了韩厥的左右(按:先秦的材料中“毙”字没有“死亡”之意,所以此处解释为“倒仆”更为恰当。)。齐顷公出战时轻敌,马不被甲,人不早餐,就上阵出击,结果被晋军大败。齐顷公在逃跑时下属逢丑父替换位置。他们被晋军中军司马韩厥追上,逢丑父假装命令伪装的齐顷公去打水,齐顷公因此才逃脱了被俘虏的命运逢丑父与公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