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卫国(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09年),姬姓中国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之一,封地为殷墟一带(今河南北部),先建都于朝歌[a](今河南淇县),后迁至曹(今河南滑县东南)、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北)、帝丘(今河南[])和野王(今河南沁阳)。第一代国君为卫康叔,后历29代、44位国君,国[zuò]834年,是周代诸侯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1][2][3]
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周公旦将原属武庚的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同母弟弟,立他为卫国国君,史称卫康叔,卫国因此诞生,此后嗣代相承。卫武公时期,卫国曾一度强盛,甚至出兵帮助周平王东迁,因此晋升为公爵,成为春秋初期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660年,翟人伐卫,卫国第一次灭国,后经齐国帮助而重建,但也因此沦为小国。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伐卫,卫国不敌,沦为晋的附庸国。春秋末到战国初,卫国卷入晋国内乱,再次被晋国王室讨伐,国力更加衰落,韩、赵、魏崛起后,卫国又成为韩、赵、魏的附庸。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覆灭,完全成为魏国的附庸国,封地仅余濮阳一地。公元前241年,秦国夺取濮阳归入东郡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县,卫国名存实亡。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掉卫君,卫君角被贬为庶人,卫国世系断绝,彻底灭亡。[2]
卫国的疆域多分布于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及河北南部,鼎盛时期占有的城池约50 余座,人口约在十万以上;后由于三晋的崛起和自身实力的衰减,势力范围不断缩小。[4][5]在对外政策上,卫国从主动参战变为投身依附,在强国的庇护之下,以合盟的方式保全国家实力。卫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同样兴盛,在两者的带动下,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商业的繁荣。[6][7]但卫国由于未能进行变法图强,最终因国家内部矛盾和外交政策的失误,在诸侯国争霸的过程中被逐渐削弱实力,直至灭亡。[8]

国号由来

姬封所封为殷商之地,管辖殷商遗民,其都城朝歌也是殷朝的旧都,古人时称殷地的人为衛,也被称为[]、韦。[9]国学大师刘师培先生在《周书补正》中也认为“殷卫本即一字”,从字面上明示了卫国的地望,同时也因此确立了国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