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

中国近代经学大师
刘师培(1884年6月24日~1919年11月20日),字申叔,号左[ān]江苏仪征人。中国近代经学大师。[2][6]
刘师培出生于经学世家,刘师培自幼论读诗书,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2][1]他早年考中秀才举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参加会试未中,随后到上海加入到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队伍中;[1][2]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东渡日本,创办无政府主义报刊《天义报》《衡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归国投靠两江总督端方[2]1915年(民国四年)参加筹安会,为袁世凯鼓吹帝制。1917年(民国六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民国八年)11月20日病逝于北京,年仅35岁。[2]
作为经学大师,刘师培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6]他批判旧史,提倡民族主义史学,并应用进化史观来分析中国古代历史;[5]他勇于打破传统经学教科书陈规,将传统经学知识纳入近代学科体系,在国学教育与研究方面起到“前驱”作用。[3]他主张将文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是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4]刘师培著作等身,所著的《国学发微》《中国民约精义》《攘书》等对中国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影响,逝后其著作由弟子搜辑,钱玄同整理归集为《刘申叔先生遗书》。[7][3]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