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

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2]归属于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1]是引起人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体,约占所有CAP病原体的5%~30%。[2]于20世纪40年代发现,1962年被正式命名。[6]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末秋初多发。[1]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成人中也较常见。[2]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约3%~10%的感染人群发展为肺炎,[5]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2]可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进行治疗,[5]大多症状轻,预后较好,[2]但在老年患者和已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发其他细菌性肺部感染,预后较差。[7]肺炎支原体疫苗尚无上市产品,[1]可通过防范飞沫传播、严格洗手等方式预防。[8]
美国有2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由肺炎支原体所致,每年发病率为1/1000,约2百万人。在中国北京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是13%。[7]支原体肺炎相关的死亡较少见,病死率约为1.4%。[5]

命名

20世纪40年代,为了将无法明确是什么病原引发的肺炎与典型的细菌性肺炎相区别,支原体肺炎曾称为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1942年,美国科学家伊顿(Eaton)将病原体命名为“伊顿因子”,当时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都认为伊顿因子是一种流感样病毒。1962年,多年来被误认为是流感样病毒的“伊顿因子”被正式命名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