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一种直肠壁部分或全层下移脱出肛门外的疾病
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1]),即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甚至乙状结肠部分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2]。主要症状为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1]
直肠脱垂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不完全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两种[6]。此外,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脱出到肛门外则称为直肠外脱垂。临床上直肠脱垂通常是指直肠外脱垂。直肠脱垂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幼儿发育不良、便秘、多次分娩、内痔、直肠息肉[1]
直肠脱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其中女性约为男性的6倍[3]。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小儿、老人、经产妇及体弱的青壮年[2]。婴幼儿直肠脱垂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的不完全性脱垂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及黏膜切除术,完全性直肠脱垂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尽量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1]。直肠脱垂术后复发的发生率为2%~60%,影响复发的因素包括初次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和患者因素[3]。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原发病,避免负重远行,每天进行提肛运动锻炼,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是预防直肠脱垂的方法[7]
世界上最早对直肠脱垂及其还纳方面的记载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首先提出了“脱肛”病名,元朝的《丹溪心法》归纳了此病的病因,明朝的《景岳全书》对此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详细的描述,在治疗上以中药口服、中药外洗、针灸敷贴等保守疗法为主,后续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出现了多种手术疗法。[8]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