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多分布在直肠下端,呈圆形,有细长的蒂,大多由黏膜及腺体构成,与肠壁相连接。也有的息肉为广基、无蒂。单发性居多,多发性者占少数。直肠息肉可分为炎性、增生性、腺瘤性和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可以恶性变,但在儿童则少见。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的常见原因,部分息肉接近肛管部位生长,便后可脱垂于肛门口。

病因

  • 病因目前仍不清楚,腺瘤样息肉可能与环境因素导致基因异常表达有关;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与感染和损伤有关。
  • 饮食因素
    •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 吸烟吸烟史目前公认的引起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直肠发病率为非吸烟人群2~3倍,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对直肠黏膜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吸烟量与息肉发生率成正相关性
  • 遗传因素
    • 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均等,无性别差异。
  • 炎症刺激
    • 直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形成[bān]痕,瘢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腺体阻塞,黏液[zhū]留而发病。
  •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
    • 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直肠黏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症状

  • 直肠息肉常在结肠镜检查或其他腹腔手术时发现,可有以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