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

中国湖南省郴州市下辖县
汝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郴州市下辖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地区东南部,东临江西崇义县,南接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县,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接部[4]。全县土地面积2400.7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辖14个乡镇,常住人口34.15万[4][5]。县政府在汝城县卢阳大道新行政中心[2][10]
汝城县内地貌主要是以山地为主,四面环山,丘岭盆地相间[1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向东西南辐射[11]。汝城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但平原与山地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3]。汝城是湘江赣江珠江三条支流的发源地,水系呈树枝状,向东西南辐射[11]先秦时期,汝城为楚国南部边境[12],设汝邑[13]东晋时期,析晋宁县地始置汝城县。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废汝城县置卢阳郡。[13]后经多次变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复称汝城县;1949年6月,汝城县全县解放,同年8月,成立汝城县县政府[12]。1994年12月,郴州撤地建市,自此,汝城隶属郴州市[14]
汝城县位于郴州、韶关赣州“红三角”的中心,厦蓉、湘深高速公路成“十字形”交汇,有着“毗邻粤港澳,连通湘粤赣”的区位交通优势[4]。汝城县曾是老少边穷地区,2019年3月,汝城县脱贫摘帽[15]。该地区以新型工业、特色农业、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16],以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绿色蔬菜等为重点产业,县内拥有汝城经济开发区,包含两大工业园区[17],培育了繁华食品、金润茶业、琛航电子等重要企业[16]。2022年,汝城县生产总值达108.1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8.2:27.6:54.2[6]。此外,2015-2019年,汝城县经济发展纵向累计指数排名位居湖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快进县排行榜第3位、湘南地区第1位[18]
汝城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农耕文化、理学文化的发源地,理学鼻祖周敦颐曾在这里写下《爱莲说》《太极图说》等千古名篇[19]。截至2019年1月,汝城县宋元明清时的古祠堂有710余座,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19]。截至2022年末,汝城县拥有“汝城香火龙”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境内拥有“汝城古祠堂群”“汝城绣衣坊”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同时,汝城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称为“中国温泉之乡”,其中热水温泉被誉为“华南第一泉”,汝城县共有3处AAAA级旅游景区,境内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华南地区保存最好、物种最多的原始次生林,被誉为“南岭植物王国”[4]。并且,汝城是华南避暑山城、休闲养生之都、红三角户外运动基地[2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