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

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及群山
南岭又称五岭,是湖南江西广东广西4省区边境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山岭的总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分水岭,中国华中区与华南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西接云贵高原,东连武夷山脉,东西跨度约700千米,南北跨度约400千米,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其中越城岭猫儿山是南岭最高峰,海拔2142米[4][1][5][3]
南岭山地原本是露出南海的一块古陆,经历多阶段地质活动,最终形成了多个构造互相穿插、彼此干扰、地质构造非常复杂的山地[6]。南岭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热带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的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8][9]。南岭地区的地势为“U”形,南岭典型的地貌为花岗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和红层地貌[8][6]。南岭的山脉,包含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南岭地区的河流主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其中北部的湘江、赣江等属于长江水系,南部的西江、北江等属于珠江水系,此外山间还有较多瀑布、水潭、峡谷湖泊等景观。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南岭地区生物种类相较丰富,总量达3636多种,约占中国总量的10.5%。其中包括特有树种中华水韭银杉南方红豆杉水松、银杏等1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华南虎黄腹角雉黑鹳烙铁头[3]
约公元前222年,秦进军岭南并置桂林南海象郡,岭南地方自此进入中原文化圈中,之后还承接了秦代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南海郡受纳北来移民,也因此实现了新的户口充实、民俗更新和文化转换[10]。宋代时,南岭地区也留下了多数文人墨客和名臣足迹,如苏辙吴潜李纲杨万里等,文天祥也曾二守南岭[11]。1958年在地处南岭山脉南部的马坝狮子山的岩洞中发现距今万前的马坝人早期智人的头骨化石[12]
南岭共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2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风景名胜区[3]。2010年底,南岭以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身份晋身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单,列为限制开发区[3]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