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团

气象要素在水平上均匀分布的大范围空气团
气团(Air Mass)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即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相对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1][3]同一气团内,各地气象要素的分布几乎一致,垂直稳定度和天气现象也变化不大,其水平范围可达几百公里至几千公里,垂直高度可达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常常从地面延伸至对流层顶[1][3]
气团的形成需要广阔且地表性质相对均匀的下垫面,以及能使空气物理属性水平均匀化的环流场,并通过特定的物理过程形成。[4][3]此外,气团会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物理过程的改变,导致属性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气团变性。[3]气团的分类主要有四种:根据气团的源地位置分为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根据气团的热力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根据气团湿度特征分为干气团和湿气团;根据垂直稳定度分为稳定气团、不稳定气团和中性气团。[5]其中,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可以进一步根据源地的海陆位置,分为海洋气团、大陆气团。[3]
气象学中,对气团的研究逐渐成为中心问题,[6]研究的相关现象包括气团的物理特性差异形成独特天气格局、[7]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而导致天气变化、[8]气团的凝结,[9]以及气团雾雷暴、飑线等天气现象。[10][11][12]通过对气团的研究,能够分析气候变化,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13][14]

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气团的概念最初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挪威学者威廉·皮耶克尼斯(Vilhelm Bjerknes)及其他贝根(Bergen)学派学者,利用欧洲观测网,以温度场为基本特征,基于极锋理论(polar front theory)提出。[6][15]他们根据极锋(polar front)所分离的大气,分别命名为热带气团(tropical air mass)和极地气团(polar air mas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