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

一种哲学理论
目的论(teleology)是一种哲学理论,该词汇来自于希腊语“telos”,意为“目的”。它由“telos”和“logos”两部分组成的,“telos”意为“目的”,“logos”为“理性”和“逻各斯”或“规律”的意思,因此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teleology”一词兼具目的和理性两层含义。“目的论”是关于“目的”和“合目的性”的说明、疏通和批判,即它在世界万物的背后都设定一个目标,这一目标是事物之所趋向者,也是事物之所以产生、发展、变化的引导者或推动者。[1]
目的论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一阶段是自然的目的论。最初提出者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主张心灵是事物的动因,这已将目的论的因子包含在其中。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将目的论的目光从宇宙论的解说转向人世的关注,在他的目的论当中,德行或善是最高的知识或理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将目的论概念化为一个重要的观念,提出“四因说”。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神学目的论,这时的目的论转变为以上帝为中心,所有的论证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第三阶段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调节性原则的目的论,他认为目的论只是一种调节性的理念而非建构性的理念。[1]
近代科学的兴起后,因不能见容于享有霸权地位的物理学科与神学存在瓜葛,目的论几近沉寂并受到激烈的批评。然而自上世纪初开始,目的论因生物学的发展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代目的论接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程序目的性思想,与现代生物学的成果相结合,对生物目的行为的机制做出解释。当代目的论者将目的理解为正在运动的事物追寻和即将实现的状态,它以程序的形式存在,经过一定的过程而实现。当代目的论在廓清内涵的基础上,对目的的性质、特点和运行机制广泛探讨,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深化了对目的论解释模式的认识,其合理性逐渐得到认可,成为当代科学解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模式。[2]

词源与定义

目的论,英文为“teleology”,这一词即可以指目的性,也可以指关于目的性的理论。这一术语最早由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于 1728 年在《理性逻辑哲学》(Philosophia rationalis sive logica)中提出,源自希腊语“telos”,意为“目的”。[3]它由“telos”和“logos”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目的”和“理性”或“规律”的意思,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teleology”一词兼具目的和理性两层含义。因此,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中说“目的论是关于telos的logos”。在亚里士多德的众多著作中,“telos”一词被频繁使用,可理解为“终点”,即事物的朝向,该词有事物的最后根据、理由、原因的意思,它既是事物的开端又是事物的终点。康德(Kant)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目的是有关一个客体的概念就其同时包含有该客体的现实性的根据,合目的性是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