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

北宋道家学者、养生家
陈抟[tuán](871年11月25日[a]—989年8月25日),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五代北宋初著名道士,[3]周世宗宋太宗分别赐号为“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在安徽省亳州市[4]人,一说是西蜀普州崇[kān]县(今四川省安岳县)人 。[1][5][6]
陈抟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十月十日,长大后读书过目不忘,以诗闻名。[1]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考进士不中后云游四方。[7]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陈抟隐居在武当山九石岩。[8]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陈抟去巴蜀拜邛[qióng]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习锁鼻术。[9]期间,陈抟著有《指玄篇》《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著作。[8]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此后他常年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陈抟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为“谏议大夫”,赐号“白云先生”。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989年8月25日)七月二十二日,他于华山张超谷逝世,享年一百一十八岁。[1][10]
陈抟是五代至北宋初期一位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的内丹修炼理论及方法和养生思想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太和论》、邵雍的《皇极经世》以及张三丰的炼丹思想都是受到陈抟的影响。[11][12][13]陈抟在思想上融儒、释、道三教学说于易学之中,创立了“先天易学”。[14]他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同时著《易龙图序》和传河洛数理,成为中国“龙图”的第一人,此外在养生、棋艺、书法、诗歌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安岳陈抟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联群评价:“陈抟在中国道教史上立下的丰碑是永存的。”[11][10]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