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

中国道教武当派开山祖师
张三丰本名为张通,字君实,因为名字和古人雷同而更改,如此更改了数次,以致于一人多名,在各文献中记载各异。经詹石窗先生稽考,其先世本江西龙虎山人,系张天师之后裔,于辽阳懿州(今辽宁阜新市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出生,是全真教道士、武当道教内家拳创始人,在道教史上颇有声望地位。[1]
南宋末年,张三丰曾经进入仕途,担任中山博陵县令,但在父母逝世后就决定断绝尘缘,入道修行[3]。张三丰在武当山广招门徒授道,将其自创的武当武术和道教思想广为传播。张三丰何时去世,异说纷纭。相传,张三丰颇为长寿,直到明初仍在活跃。明洪武十七年 (公元1384年)到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1391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数次征召张三丰入朝,张三丰皆拒而不就,依旧云游山川。据李涵虚的《张三丰全集》记载,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张三丰于福秀山结茅为亭,候诏飞升。[2]
张三丰一生著作了不少道教经文和诗篇,除《金丹直指》《金丹秘诀》各一卷外,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汪锡龄还将张三丰的两卷丹经和许多篇诗文收录在《三丰祖师全集》,道光年间李涵虚又在《三丰祖师全集》残本基础上创作《张三丰全集》八卷。[1]张三丰对于道教思想进行了深刻挖掘和发展,无论在内丹方面还是在外丹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是内丹学思想。张三丰注重"三教和合"思想,从三教合一的立场来论述内丹思想,同时又丰富了三教合一的的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对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发展做了贡献。其内丹学思想,系统、明朗、通俗、可操作的特点,使内丹术减少了很多神秘隐晦的色彩,经过其弟子和后人的阐扬,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并形成了以他为祖师的道教隐仙派(也称三丰派)。其所创立的武当派也传承不绝,即使在如今也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同时,其创立传播的内家拳等武当武术为后人提供了修身养性和强身御敌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国武术文化和养生之道都是一大贡献。[2][1][4][5]

名号

张三丰受到明朝皇帝的大力推崇,明朝英宗时赐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他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也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等。[2]